发布时间:2022/8/25 17:27:02
过去十年,从 " 骆岗时代 " 到 " 新桥时代 ",合肥南站、合肥站 " 强强联手 ",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升,区位比较优势明显增强。随着旅客出行选择和体验优化改善要求的提高," 新桥时代 " 的 " 热带鱼 " 已经升级为 " 宝葫芦 ",合肥西站的建设让合肥铁路站实现 " 三足鼎立 "。
" 新桥时代 " 合肥 对外开放辐射度不断提升
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内部,有一张展板,照片从黑白色到泛黄再到清晰的彩色,完整地记录了合肥从三里街机场到骆岗机场,再到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建设发展史。
合肥机场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职工董事万政云介绍,合肥机场从 " 骆岗时代 " 到 " 新桥时代 ",整个基础建设实现了大提升,以前骆岗航站楼面积只有 1 万多平方米,新桥航站楼就达到了 11 万平方米,保障能力也大大提升。客流量、吞吐量、航线密度不断加大,合肥对外开放辐射度不断提升。
700 万、800 万、1000 万、1228 万 …… 近十年,旅客吞吐量由 2012 年末的 519.4 万人次增长至 2019 年末的 1228.2 万人次,年均增长 13.1%。
截至 2022 年 6 月,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共开通合肥至深圳、日本大阪、美国芝加哥、美国洛杉矶、英国伦敦、韩国仁川 6 条定期货运航线,同时全年不定期执行阿姆斯特丹和哈利法克斯等临时国际货运航线。2022 年 6 月,引入西部航空在合肥新桥机场设立运营基地,合肥机场迈入 " 双基地 " 运营新阶段。
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民航业实现产业升级、转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体现。2021 年庐江电力通用机场已正式运营,合肥通用机场实现了从无到有。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计划今年 10 月建成,肥西、长丰、庐江等通用机场布局落地正加快推进。同时,合肥市积极争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,打造区域通用航空服务中心。
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" 宝葫芦 " 正在起飞
由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2019 年提前两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一期设计饱和量,为适应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发展需要,提高机场运营保障能力,相关部门提前启动并加快推进合肥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。主要包括航站区扩建、飞行区及工作区扩建两个项目,建成后可满足 2030 年旅客吞吐量 4000 万人次、货邮吞吐量 35 万吨、飞机起降 30.5 万架次的发展需求。
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 T2 航站楼建设现场,土方平衡、基坑支护及附属工程正稳步推进,T2 航站楼设计图纸正在作修改完善,GTC 项目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已公开招标。
万政云表示,过去机场航站楼像 " 热带鱼 ",现在加上 T2 航站楼后,从模型上看像 " 宝葫芦 "。" 围合型的航站楼,对旅客来说会很方便。"
值得一提的是一体化设计的航站楼与楼前交通中心 GTC 项目,万政云告诉记者,占地约 20 万平方米,包括公路、铁路、轨道在内的综合性交通枢纽。" 目前建设的 S1 将在这里设站,同时合新六的城际铁路也在这里设站,下面还有接近 4000 个停车位,包括公交系统也会在这里设置。以后旅客不管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,只要到达这里,进行换乘,无论是出还是进,都很便捷。"
下一步,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还将开拓加密国际航班航线,积极培育开辟直达全球各大洲枢纽机场和重要城市的航线。引进基地航空公司,持续提升新桥机场航线网络覆盖面、航班频次、航班衔接率等指标,优化空空和空地中转网络,改善区域航空服务品质。
同时,以国际货运集散中心建设为抓手,构建适配内需体系的国内国际物流通道网络,强化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在 " 通道 + 枢纽 + 网络 " 国家物流运行体系中的地位。
合肥西站将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的空白
8 月 18 日临近中午,阳光格外刺眼,因为高温,合肥铁路枢纽第二大客运站——合肥西站建设工地工人们已经收工,身后,西侧站房主体结构已经封顶。作为合肥三大客站枢纽之一,合肥西站建成后将贯通南北,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的空白。
作为国家 " 八纵八横 " 高速铁路网京港(台)通道的重要客站,合肥西站主要由站房、站场和东、西广场组成,站房面积 8 万 m2,站场规模 8 台 18 线,站房下方为市政公交、出租、社会停车场等配套设施。合肥西站具有四个方向进站、东西广场通透、立体交通节点、站城深度融合的功能特点。
合安高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西侧站房将在 2023 年先行建成,并将该段运营的合福、合武高铁线驳接至西侧过渡后再进行东侧站房施工,预计 2025 年底全部建成。" 今年重要节点是 10 月份完成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,年底钢桁架屋盖吊装完成。"
西侧站房建成后,京港高铁通道安徽段将全线贯通,并随着东侧站房和合新高铁的建成以及京港高铁的全线贯通,合肥市将形成北向、南向和东北向的高铁通道网,合肥市民前往京津翼、珠三角、山东半岛等经济圈将更加便捷,市内交通出行也将更快捷,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。
合肥西站的设计还颇有特点。东侧综合开发采用以 " 城市客厅 " 为核心构建站城一体,综合了铁路售票厅、旅客服务、轨道交通换乘厅、商业、酒店、办公等功能。综合开发与站房采用 " 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、同步投用 " 的模式,将站房、城市与交通等多元功能无缝衔接,实现枢纽内外各种功能的高效融合和快速换乘。
这里将建成智能便捷、绿色温馨的智慧车站。单单节能环保方面设置的冷热源群控系统,智能调节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,达到系统节能的目的,预计综合年平均节能率达到 30% 以上。
铁路通车和高铁里程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
合肥在加快建设合肥西站的同时,正在同步完成市政综合配套工程,形成合肥站、合肥南站、合肥西站三站并立格局;推进实施合肥南站城际场,提升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服务保障能力;改扩建肥东站南站房,完善铁路站场市政配套设施,提升铁路客站乘车环境和服务水平。
同时,加快推进合新高铁、巢马城际,重点保障项目建设环境,推进项目按期建成通车。加紧推动合肥至南京、合肥至武汉高铁、合新六城际(合肥至安康高铁)、合池城际等项目前期地方责任事项,推进项目尽早建成,加快形成合肥铁路枢纽 " 米字型 " 向 " 时钟型 " 转变。
合肥已与长三角 " 三省一市 " 中 37 个地级以上城市直通高铁动车。特别是与长三角中心城市、副中心城市每日高密度开行列车,已基本实现公交化出行。其中,合肥与上海间每日开行高铁动车 80 对,最短时长 1 小时 51 分钟;2 小时内高铁 5 对;合肥与南京间每日开行高铁动车 114 对,最短时长 48 分钟;合肥与杭州间每日开行高铁动车 71 对,最短时长 1 小时 53 分钟。
2012 年底,全市铁路总里程仅有 420.8 公里。其后不到 10 年间,合肥相继建成北向合蚌高铁、南向合福高铁、西北向商合高铁、东南向合杭高铁、西南向合安高铁,加上在建东北向合新高铁,合肥已形成对外八个方向 " 米字型 " 高铁辐射格局。
截至 2022 年 8 月,合肥铁路通车里程达 884.6 公里,近 10 年间增加 463.8 公里,年均增速 7.7%。铁路网密度达 772.9 公里 / 万平方公里,其中高铁里程 524.3 公里,高铁网密度达 458 公里 / 万平方公里。铁路通车里程和高铁里程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。